长检新闻
【身边的榜样】鞠晓黎: 奋楫争先 以实干精干坚守初心
时间:2024-12-3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7载检察情怀,11年刑事检察工作,6年的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鞠晓黎始终奋战在一线岗位,变化的是职责,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


鞠晓黎,金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部主任。2007年3月,鞠晓黎考入金州区检察院,在她当时的认知里公诉工作是最苦最累的,便主动要求去到这个部门,一干就是11年。这期间,她办理了800多件刑事案件。工作第二年她就参与办理了轰动一时的普兰店尹某某等十八人涉黑大案。正是历经此类大案要案的历练,此后,她一路成长奋进,先后获得大连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十佳侦查监督检察官”、大连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辽宁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辽宁省第五届“杰出检察官”提名奖、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嘉奖7次。她办理的多个案件被最高检和省院评为典型案例和精品案例。成绩的取得,无疑是她砥砺初心、勤学笃行、勇挑重担、严于律己的最好诠释。


敢为人先 做公益诉讼的探路人

守护祖国的绿水蓝天,维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护国有财产不受侵犯……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逐渐被大众所知晓。鞠晓黎,作为金州区院乃至大连市两级检察院第一批从事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检察人员,担起了探路之责。2004年,在东北大学研究生阶段学习期间,她选择了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并对公益诉讼有所探索,撰写了毕业论文《行政公益诉讼初探》,这也为她之后从事并痴迷这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2018年4月18日,鞠晓黎至今仍对这个日期记忆犹新,这是她离开工作了11年的刑事检察岗位来到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日子。自全国检察机关2017年7月全面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来,当时的大连市两级检察院尚没有公益诉讼起诉案件。鞠晓黎说:“‘破冰’的想法应运而生,但是真的难。当时,本地区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循,更没有规范的办案系统和法律文书,案件的筛选、证据的把握、诉讼请求的确定都为‘破冰’加了码……”但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边学边干,义无反顾的勇敢前行。

在办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因案情复杂,办理异常艰辛。这是鞠晓黎主动发现的线索,当事人非法占用公益林地的面积和改变土地用途等很多证据均需查证和固定。办案期间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她没有休息,立即前往现场勘察。在向试点省份的检察院学习的同时,她先后沟通协调调取到案涉地块前后对比图、被占用土地林班号等数据、非法采矿测绘图,对公益林地恢复费用等进行鉴定,20天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上述工作,最终成功提起诉讼,有效保护了公共利益。

正是凭借这份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鞠晓黎接着又办出了大连首例食药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是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销售假药案,涉及面广、取证困难、人员较多,如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撰写法律文书和诉讼请求、督促执行等难点都摆在了她的面前。

她查阅大量食药领域法律法规、裁判文书,从外省的生效裁判中发掘办案思路和方法。她敏锐发现突破口,通过对被告人手机微信交易记录、与406名微信联系人的聊天记录进行逐一行梳理,发现了侦查机关在前期调查取证时不掌握的交易关闭、刷单等新情况,最终经过多部门的沟通配合,固定了全案证据,细致完善的补强证据工作最终为准确提起诉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判决生效后,鞠晓黎又及时跟踪案件执行情况,经过跟踪监督,多名被告缴纳了全部惩罚性赔偿金共计人民币50.833万元,同时公开赔礼道歉。该案的办理,促进了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该案也被省院评为全省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被大连市政法委评为精品案例。

担任部门负责人的五年间,鞠晓黎创建了“金检追光”公益诉讼品牌,并带领她的团队提起包括大连首例在内的共12件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移送大连市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件、提起20余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起诉案件数量和质量居全省基层检察院前列;同时带领团队开展辖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水环境保护专项活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医疗废弃物整治等多个专项活动,在全地区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大家都说鞠晓黎太能干了,甚至有点“内卷”,她却说“我是太热爱了”。每次有机会到乡镇,她都会抽空看看农用地、看看河道;每天晚上,她都会查看各地检察机关的微信公众号学习经验;到上级院汇报案件时,她会用手提行李箱装满证据材料,一次汇报十几个案件线索。几年来,面对几百个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她无一例外都会和科室的干警一同去往现场查看,她会手把手的传帮带每一位加入“追光”团队的新成员, “益”心为公是她从不曾改变的初衷。

恪尽职守 做精湛业务的担当人

身为检察官,鞠晓黎始终不忘身上这身制服的人民底色。作为检察业务骨干,她始终勇于承办各类疑难复杂案件。从检至今,共办理各类案件900余件1000余人。在刑事检察部门工作期间,她曾办理数百件疑难复杂案件,毕某某故意杀人案等多件案件分别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典型案例。在办理一起上级院交办的案件中,她严审细查,监督纠正了一起几年前发生的交通肇事案,重新确定了肇事司机,真凶李某依法归案,原办案交警张某某涉嫌徇私枉法均被判刑。对该起交通肇事案的纠正及相关人员的查处,彰显了法律的正义,及时回应了舆论传媒等社会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民行检察部门,她办理的督促整治九里河行政公益诉讼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精品案例、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百案评析典型案例。回想该案的办理过程,她很是感慨。

九里河河道所在村落是金州城内尚未完成动迁工作的老城区。部分河道周边人口密度较大,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里,河道范围内常年存在倾倒垃圾、搭建厕所、堆放杂物等现象,河道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影响了行洪安全。

为了这条河,她去了将近20次。当时的技术设备有限,为了拍摄更为全面,她曾爬到数米高的河床上,冒着随时滑落的风险,一手把着树枝,另一手用相机拍摄。经过细致调查,她发现该地区因多种原因动迁长期停滞,数千名外来人口聚集,加上城中村无基础设施配套,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渠,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经过调查,她分别向负有不同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行政机关及时整改,投入人力、物力及时清除了各种垃圾约50吨。收到整改回函后,她并没有匆匆结案,而是持续跟进监督。经过五次现场复勘,她走遍了河道的上下游,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建设九里河截污工程、定期清理垃圾和违建、设置河道围网和监控等深层次治理工作,整治河道长度3000余米,清理垃圾4200余吨、拆除各类违建共计30000余平方米,相关部门将根据九里河治理方案逐步分期将该流域打造成完整的河道湿地生态走廊。


(九里河治理前后)

为民而行 做美好生活的守护人

工作中,鞠晓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她起草了相关民事监督和务工人员工资协调配合方案,与相关司法和行政机关建立工作机制,增强民事案件化解合力,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2023年上半年,她创办“金检民心”调解室,带领团队共成功化解民事案件12件、行政争议15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调解品牌被辽宁省检察院评为枫桥经验“心贴心调解示范岗”。

她所办理依职权受理的盛某诉孙某某等赡养费案就是其中一件。81岁的盛某身患重病晚期,因治病等原因需要大笔费用,起诉两个女儿要求支付赡养费。判决生效后,曾因罪服刑且与盛某有很深矛盾的大女儿孙某某一直未支付赡养费。鞠晓黎从做孙某某的思想工作入手,经过耐心释法说理、帮教解困,打开了心结的孙某某落泪表示愿意补齐拖欠的赡养费。鞠晓黎再一次登门看望盛某时,老人流泪握住她的手表示万分感谢。

鞠晓黎勇于探索,打破异地协作壁垒,跨越千里异地调查取证、制发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检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撤销原错误登记并为当事人重新出具案涉房屋的所有权证书,并将引入人脸识别系统,规范登记行为,与相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对登记申请材料进行联网核查,从源头防控风险。

鞠晓黎利用大数据摸排线索,研发并应用多个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发出检察建议8件,提升了监督效率和准确性。出色完成办案工作的同时,鞠晓黎积极参加检察调研,其撰写的《试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等数十篇调研理论文章,先后获得省、市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奖。

鞠晓黎: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员,我将持续深入学习全国模范检察官潘非琼同志先进事迹精神,坚持理想信念,牢记服务人民和公正司法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未来的公益保护之路上笃行不怠,用满腔的热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更高质量的办案为新时代检察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用青春铸检徽、把年华献检魂,用无限的忠诚去践行自己的青春誓言!



【身边的榜样】鞠晓黎: 奋楫争先 以实干精干坚守初心

  2025-01-03

17载检察情怀,11年刑事检察工作,6年的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鞠晓黎始终奋战在一线岗位,变化的是职责,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


鞠晓黎,金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部主任。2007年3月,鞠晓黎考入金州区检察院,在她当时的认知里公诉工作是最苦最累的,便主动要求去到这个部门,一干就是11年。这期间,她办理了800多件刑事案件。工作第二年她就参与办理了轰动一时的普兰店尹某某等十八人涉黑大案。正是历经此类大案要案的历练,此后,她一路成长奋进,先后获得大连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十佳侦查监督检察官”、大连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辽宁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辽宁省第五届“杰出检察官”提名奖、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嘉奖7次。她办理的多个案件被最高检和省院评为典型案例和精品案例。成绩的取得,无疑是她砥砺初心、勤学笃行、勇挑重担、严于律己的最好诠释。


敢为人先 做公益诉讼的探路人

守护祖国的绿水蓝天,维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护国有财产不受侵犯……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逐渐被大众所知晓。鞠晓黎,作为金州区院乃至大连市两级检察院第一批从事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检察人员,担起了探路之责。2004年,在东北大学研究生阶段学习期间,她选择了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并对公益诉讼有所探索,撰写了毕业论文《行政公益诉讼初探》,这也为她之后从事并痴迷这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2018年4月18日,鞠晓黎至今仍对这个日期记忆犹新,这是她离开工作了11年的刑事检察岗位来到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日子。自全国检察机关2017年7月全面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来,当时的大连市两级检察院尚没有公益诉讼起诉案件。鞠晓黎说:“‘破冰’的想法应运而生,但是真的难。当时,本地区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循,更没有规范的办案系统和法律文书,案件的筛选、证据的把握、诉讼请求的确定都为‘破冰’加了码……”但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边学边干,义无反顾的勇敢前行。

在办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因案情复杂,办理异常艰辛。这是鞠晓黎主动发现的线索,当事人非法占用公益林地的面积和改变土地用途等很多证据均需查证和固定。办案期间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她没有休息,立即前往现场勘察。在向试点省份的检察院学习的同时,她先后沟通协调调取到案涉地块前后对比图、被占用土地林班号等数据、非法采矿测绘图,对公益林地恢复费用等进行鉴定,20天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上述工作,最终成功提起诉讼,有效保护了公共利益。

正是凭借这份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鞠晓黎接着又办出了大连首例食药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是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销售假药案,涉及面广、取证困难、人员较多,如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撰写法律文书和诉讼请求、督促执行等难点都摆在了她的面前。

她查阅大量食药领域法律法规、裁判文书,从外省的生效裁判中发掘办案思路和方法。她敏锐发现突破口,通过对被告人手机微信交易记录、与406名微信联系人的聊天记录进行逐一行梳理,发现了侦查机关在前期调查取证时不掌握的交易关闭、刷单等新情况,最终经过多部门的沟通配合,固定了全案证据,细致完善的补强证据工作最终为准确提起诉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判决生效后,鞠晓黎又及时跟踪案件执行情况,经过跟踪监督,多名被告缴纳了全部惩罚性赔偿金共计人民币50.833万元,同时公开赔礼道歉。该案的办理,促进了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该案也被省院评为全省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被大连市政法委评为精品案例。

担任部门负责人的五年间,鞠晓黎创建了“金检追光”公益诉讼品牌,并带领她的团队提起包括大连首例在内的共12件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移送大连市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件、提起20余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起诉案件数量和质量居全省基层检察院前列;同时带领团队开展辖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水环境保护专项活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医疗废弃物整治等多个专项活动,在全地区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大家都说鞠晓黎太能干了,甚至有点“内卷”,她却说“我是太热爱了”。每次有机会到乡镇,她都会抽空看看农用地、看看河道;每天晚上,她都会查看各地检察机关的微信公众号学习经验;到上级院汇报案件时,她会用手提行李箱装满证据材料,一次汇报十几个案件线索。几年来,面对几百个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她无一例外都会和科室的干警一同去往现场查看,她会手把手的传帮带每一位加入“追光”团队的新成员, “益”心为公是她从不曾改变的初衷。

恪尽职守 做精湛业务的担当人

身为检察官,鞠晓黎始终不忘身上这身制服的人民底色。作为检察业务骨干,她始终勇于承办各类疑难复杂案件。从检至今,共办理各类案件900余件1000余人。在刑事检察部门工作期间,她曾办理数百件疑难复杂案件,毕某某故意杀人案等多件案件分别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典型案例。在办理一起上级院交办的案件中,她严审细查,监督纠正了一起几年前发生的交通肇事案,重新确定了肇事司机,真凶李某依法归案,原办案交警张某某涉嫌徇私枉法均被判刑。对该起交通肇事案的纠正及相关人员的查处,彰显了法律的正义,及时回应了舆论传媒等社会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民行检察部门,她办理的督促整治九里河行政公益诉讼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精品案例、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百案评析典型案例。回想该案的办理过程,她很是感慨。

九里河河道所在村落是金州城内尚未完成动迁工作的老城区。部分河道周边人口密度较大,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里,河道范围内常年存在倾倒垃圾、搭建厕所、堆放杂物等现象,河道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影响了行洪安全。

为了这条河,她去了将近20次。当时的技术设备有限,为了拍摄更为全面,她曾爬到数米高的河床上,冒着随时滑落的风险,一手把着树枝,另一手用相机拍摄。经过细致调查,她发现该地区因多种原因动迁长期停滞,数千名外来人口聚集,加上城中村无基础设施配套,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渠,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经过调查,她分别向负有不同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书,行政机关及时整改,投入人力、物力及时清除了各种垃圾约50吨。收到整改回函后,她并没有匆匆结案,而是持续跟进监督。经过五次现场复勘,她走遍了河道的上下游,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建设九里河截污工程、定期清理垃圾和违建、设置河道围网和监控等深层次治理工作,整治河道长度3000余米,清理垃圾4200余吨、拆除各类违建共计30000余平方米,相关部门将根据九里河治理方案逐步分期将该流域打造成完整的河道湿地生态走廊。


(九里河治理前后)

为民而行 做美好生活的守护人

工作中,鞠晓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开拓创新,她起草了相关民事监督和务工人员工资协调配合方案,与相关司法和行政机关建立工作机制,增强民事案件化解合力,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2023年上半年,她创办“金检民心”调解室,带领团队共成功化解民事案件12件、行政争议15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调解品牌被辽宁省检察院评为枫桥经验“心贴心调解示范岗”。

她所办理依职权受理的盛某诉孙某某等赡养费案就是其中一件。81岁的盛某身患重病晚期,因治病等原因需要大笔费用,起诉两个女儿要求支付赡养费。判决生效后,曾因罪服刑且与盛某有很深矛盾的大女儿孙某某一直未支付赡养费。鞠晓黎从做孙某某的思想工作入手,经过耐心释法说理、帮教解困,打开了心结的孙某某落泪表示愿意补齐拖欠的赡养费。鞠晓黎再一次登门看望盛某时,老人流泪握住她的手表示万分感谢。

鞠晓黎勇于探索,打破异地协作壁垒,跨越千里异地调查取证、制发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检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撤销原错误登记并为当事人重新出具案涉房屋的所有权证书,并将引入人脸识别系统,规范登记行为,与相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对登记申请材料进行联网核查,从源头防控风险。

鞠晓黎利用大数据摸排线索,研发并应用多个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发出检察建议8件,提升了监督效率和准确性。出色完成办案工作的同时,鞠晓黎积极参加检察调研,其撰写的《试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等数十篇调研理论文章,先后获得省、市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奖。

鞠晓黎: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员,我将持续深入学习全国模范检察官潘非琼同志先进事迹精神,坚持理想信念,牢记服务人民和公正司法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未来的公益保护之路上笃行不怠,用满腔的热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更高质量的办案为新时代检察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用青春铸检徽、把年华献检魂,用无限的忠诚去践行自己的青春誓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辽宁省长海县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